走進“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澳大利亞有機農業
澳大利亞跨兩個氣候帶,北部屬于熱帶,澳洲南部屬于溫帶,澳洲中西部是荒無人煙的沙漠,干旱少雨,氣溫高,溫差大;在沿海地帶,雨量充沛,氣候濕潤。擁有很多獨特的動植物和自然景觀的澳大利亞,是一個奉行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
作為南半球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和全球第12大經濟體、全球第四大農產品出口國,其也是多種礦產出口量全球第一的國家,因此被稱作“坐在礦車上的國家”。同時,澳大利亞也是世界上放養綿羊數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也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澳大利亞農牧業發達,農牧業產品的生產和出口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國。農牧業用地4.4億公頃,占全國土地面積的57。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油籽、棉花、蔗糖和水果。
澳大利亞有機概況
澳大利亞有機土地面積居世界之首,約1200萬h㎡。有機農業中畜牧業所占比重很大,其次為大田糧食作物和蔬菜等園藝產品。澳大利亞有機食品包括肉類、水果、蔬菜、核果、蜂蜜、乳品和谷類等。有機肉類約占澳大利亞有機農場總價值的44%,牛肉是最大的有機產品,約占畜牧業的20%;有機水果、蔬菜、核果和蜂蜜總計占澳大利亞有機農場總價值的35%;有機乳品占澳大利亞有機農場總價值的6%,主要產區為維多利亞州、南澳大利亞洲和新南威爾士州。
目前,澳大利亞有機食品出口到世界近30個國家和地區,最大的市場是日本,約占總出口量的33%,其次為英國占17%,法國占11%,新西蘭占10%和美國占6%。中國和韓國也將是澳大利亞有機食品重要的出口市場。
一、有機意識的覺醒
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有機農業引起了澳大利亞農民和各個州農民組織的興趣,這些組織和農民認識到化學農業不僅會影響他們自己和家庭成員的健康,而且長期以往會對作物與牲畜也有不利影響,他們認為只有實現有機農業才能解決這些問題。
1984年,有人提議成立一個集生產者、消費者、貿易商和研究者等有機農業的龐大組織,隨后澳大利亞全國可持續性農業協會(NASAA)正式成立。
二、有機農業在澳發展現狀
至上世紀90年代初期,澳洲獲有機認證的土地總面積達到15萬公頃,到2013年有機面積已達1.72億公頃,比2012年有機面積增加13%,澳大利亞現已成為世界有機認證面積最大的國家。
澳洲有機農業主要以牲畜為主,其中有機牛肉占貿易額的40%左右,有機乳制品約占20%,另外有機水果、蔬菜和谷類也占了相當比例。
澳洲政府高度重視有機農業的發展,僅2006年政府就通過AQIS為認證機構提供了63萬歐元的資助。政府還幫助農民創新,克服銷售難題,并為他們提供培訓,每年為有機農業的研究與推廣提供數十萬歐元的資助。
三大因素助力有機農業發展
澳大利亞有機農業之所以繁榮發展,是因為其有眾多致力于研究有機食品的機構、充足的資金支持以及完善的管理和法規體系。
(一)有機食品研究與開發機構
澳大利亞活躍著很多致力于研究有機食品生產與市場發展的機構和組織。如:有機農場主聯盟(BFA),可持續發展農業協會(NASA)和新南威爾士州的新英格蘭大學環境與鄉村經濟學院;自1996年開始平均每年投入約30萬澳元(1澳元約合6.44元人民幣,2012),此外還有許多其他研究與開發社團組織及公司提供的項目資金,有機生產者也通過政府新產業發展項目和區域食品加工項目等獲得資金支持。
(二)有機農業管理架構
澳大利亞政府主管農業的部門是農漁林業部(DAFF),其下屬的澳大利亞檢驗檢疫局(AQIS)參與負責制定有機產品出口相關的政策法規以及組織制定及修訂《有機及生物動力產品國家標準》,AQIS每年對所有獲得其認可的認證機構進行審核檢查(每家機構選擇兩家認證企業),以確保其操作和管理程序符合國家標準、法律、法規以及進口國的相關要求。
(三)有機農業法律、法規及國家標準
澳大利亞建立有較完善的農業標準體系,分為強制標準和非強制標準。強制標準實際上就是政府管理部門頒布的技術法規,它是在國家法律的框架下政府部門制定的技術要求規定,如《營銷法》對產品的標識作出了規定,《出口控制法》包含了出口產品要求等。非強制標準是由政府委托的或自律性行業協會制定和管理的,并得到社會普遍承認的技術性和管理要求規范,它是澳大利亞農業標準體系的主體,如農產品等級標準、種植養殖標準、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標準等。
澳洲有機市場詳情
澳大利亞國內有機食品市場規模較小,2015年統計顯示,全澳食品行業年貿易額達1300億澳元,有機食品份額不足其中1%。澳大利亞國內超市中有機產品約有200種有機產品,各種有機產品的占比為:牛肉40%,蔬菜19%,水果和堅果16%,谷物14%,蛋奶5%,羊肉2%,家禽、豬肉、糖、茶葉、咖啡等占4%。
- 上一篇:這個國家舉國做有機農業,可現在被美國農業巨頭們盯上了! [2019-01-25]
- 下一篇:有機蔬果vs普通蔬果 [2019-01-25]